•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中心>沪望新闻
特大暴雨过后,对海绵城市的再思考!
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住建部于2014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16个城市成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021年7月,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根据气象部门数据,7月20日16时至17时,雨量达到201.9毫米,突破历史极值,降雨程度历史罕见。7月下旬,受台风“烟花”影响,部分沿海地区也普降暴雨。
作为已经建设五年的海绵城市,郑州投入了500多亿元打造城市防涝排水工程,因此这场暴雨也引发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质疑。那么,郑州暴雨是否说明海绵城市无用?如何才能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海绵城市?应当怎样去建设海绵城市?
关于海绵城市的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
在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颁布之初,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宁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与低影响开发有别于传统排水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回归自然的水文循环”这一理念创新,通俗来讲,就是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空间、水系等,使其发挥“海绵”的积存、渗透、净化、释放作用。
要真正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的要求,就要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新认识、利用,因此必须将此提升到城市规划层面以及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操作层面,即“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也就是说,要以各层级规划为控制途径,一方面保护现有可能影响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域,限制开发;另一方面将低影响开发这一理念植根于新开发或需要改造的城区。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反思传统、单一的治理洪涝灾害方法
俞孔坚是国内最早提出海绵城市理念的专家之一。他认为:“海绵城市”不是投入巨资建设孤独的灰色基础设施,而是基于自然(Nature-based solution),给水更大的空间,让自然河道、湿地、绿地发挥作用,这才是海绵城市的核心。不能片面工程化、形象化,将“海绵城市”当成拉动GDP的幌子。
海绵城市是一种基于自然的系统地解决城市以水为核心的生态问题,是基于自然的生态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是打造韧性城市的必须。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城市都远远不能适应全球气候挑战,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应对气候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途径。应对极端气候问题只有辅助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现在的城市之所以越来越脆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单一的技术来解决我们日常的生活问题,但这些实际上是需要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基础设施设计通盘考虑的。韧性的核心是对不确定因素的适应能力,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乃至到整个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都是为了提高其适应能力。“海绵城市”需要回到“基于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之根本。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海绵城市建设不能套用一种模式
戴慎志教授在其《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论文中指出,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因地制宜。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不能套用一种模式,应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状况,制定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此外,要考虑到水系的安排调度问题,通过区域综合调水、河流水利治理等综合手段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夏季有的城市外围水位很高,面对强降雨,城区内水位难以排出去,这也是许多城市出现内涝的原因之一。
上海市政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海绵城市建设要有系统性方案
张辰在2017(第九届)上海水业战略论坛中指出,海绵城市规划是系统方案。需要实现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三大目标。
近年来,城市的内涝的灾害频发,需要思考如何设立系统的理念,把源头减排、排水管渠等标准规范制定作为依托,适当提高排水管网标准,填补国内内涝防治标准空白,同时加强与城市防洪等专业的衔接,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涵盖源头控制的管网优化和内涝防治综合体系,保障城市排水安全和城市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海绵城市不能消除超标准的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
郑州暴雨之后,夏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低影响开发(LID)的源头治理和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的结合,是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进步。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在它的分散型和集中式结合的蓄水与排水能力内,减缓超标准洪涝灾害。但不能消除超标准的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当要发生超标准的特大自然灾害,人类可以做的事是预报和预警与调度,利用可能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前防范,尽可能减少或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左其亭:海绵城市的作用不能夸大
左其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谈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后,部分水就可以渗到地下,路面积水减少了,也留住部分雨水资源。但就像一小块海绵,你倒一碗水它可以吸进去,但如果你一次倒一桶水,它就吸收不了。海绵城市的作用不能夸大,通常海绵城市的设计有一定的蓄水标准。比如,几年一遇这种等级是可以应对的,超过这个标准,它就没办法了。而且海绵城市一般是“小洪水起大作用,大洪水起小作用”,洪水越大,它的相对作用就越小。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赵燕菁: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抗洪防涝解决方案
赵燕菁在7月30日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目前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很难应对中国“短历时、强降雨”的气候特征,按照“国际”标准规划的“海绵城市”早已一次次被极端降雨击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城市气象特征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现成的经验,必须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抗洪防涝解决方案。
中国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我们祖先的防灾理念往往被当今城市规划所轻视,比如像郑州这样没有地形可以利用的地区如何防洪,在黄河频繁肆虐的中下游地区就有着广泛的实践。古代在平原地区,城墙是防洪系统的关键要素。白洋淀地区历史上就是蓄洪区,我们在雄安提出将城墙和里坊引入规划,就是借鉴古代智慧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一个尝试。
(来源:快资讯—英语四六攻略)
<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