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中心>沪望新闻
建设“海绵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目前,台州湾新区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已基本呈现,形成了雨水街坊、雨水片区、滨海立体海绵等海绵城市新模式,并经受住了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等4场风暴潮洪的严峻考验。(11月19日《台州日报》)。
近年来,逢雨必涝、“城中看海”,成为不少城市在迅速扩容中无尽的烦恼。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不科学的规划建设,扰乱了自然的水循环规律。海绵城市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它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降雨时,雨水能被城市中的“海绵体”吸收、储存和净化,改善城市的内涝问题;干旱时则可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尽量模拟雨水的吸收、存储、蒸发这一自然循环,即为“低影响开发”。
目前,新区这块“海绵”,正在发挥它的功能——台州湾新区防灾减灾综合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水安全弹性增加,土地盐碱性逐渐修复;自然生态岸线重塑,“海绵”保障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截至9月,新区完工海绵项目83个(涵盖公建学校住宅小区、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工业与厂房、河湖水系等五种类别),在建海绵项目159个,达标分区面积达11.16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30%以上。到2030年,新区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海绵项目80%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覆盖要求,为城乡共美的幸福之城创造更大的生态优势。
实践证明,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够治污蓄水,还可以构建良性的生态运行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设施,实现了雨水的调蓄、净化,营造出与自然相容的生态景观;城市公园、林荫绿带等场所,创造了更优质宜居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打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之城,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最终目标。
城市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而规划就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路线图。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实践,科学规划、系统布局更显重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吐纳”,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建设高品质的现代都市,才能把良好生态环境打造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实现美丽宜居、幸福栖居。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我市各级部门单位要坚持不懈建设好海绵城市。同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比如,建设中不仅与黑臭水体治理结合,还要和城市内涝治理相结合。不要为了做海绵城市而做,应该跨学科交流,需要园林、水利、气象水文、市政部门等广泛参与。在这些方面,我市已经迈出了探索实践的步伐,计划目标的实现值得期待。【来源:台州日报】
< 上一篇
上一篇 >